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
臺中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

列印時間:113.04.20 15:04

法規內容

法規名稱: 臺中市違章建築執行原則
公發布日: 民國 104 年 08 月 25 日
修正日期: 民國 113 年 02 月 26 日
發文字號: 府授都違字第1130042619號 函
法規體系: 臺中市法規/都市發展類/行政規則
圖表附件:
法規功能按鈕區
一、臺中市政府(以下簡稱本府)為實施建築管理,有效執行建築法有關
    違章建築(以下簡稱違建)之處理規定,特訂定本原則。
二、本原則之用詞定義如下:
   (一)舊違建:指改制前原臺中市轄八個行政區內,於中華民國八十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七年十月一日以前興建完成並經查報在案之違建。
   (二)既存違建:指中華民國一百年四月二十日以前興建完成之違建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。
   (三)新違建:指中華民國一百年四月二十一日以後興建之違建。
   (四)修繕:指建築物之基礎、樑柱、承重牆壁、樓地板、屋架,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原規模範圍內,以非永久性建材為修理或變更,且其中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任何一種修繕項目未有過半者。
   (五)非永久性建材:指鋼筋混凝土、鋼骨(不含小尺寸H型鋼)、鋼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骨鋼筋混凝土、加強磚造等以外之材料。
   (六)施工中違建:查報時正施工中,其結構體或牆壁尚未完成之建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築物。
   (七)拍照列管:指違建違法情節輕微或屬既存違建得列入分類分期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程序處理,而予以拍照建檔者。
   (八)老舊房屋:指中華民國六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建築法修正公布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前或實施都市計畫以外地區建築物管理辦法施行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已存在之建築物。
三、違建查報權責如下:
   (一)違建由各區公所指定人員查報。
   (二)施工中違建應依臺中市施工中新違章建築即報即拆作業規定查
         報,必要時得由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(以下簡稱都發局)逕
         為查報。
    違建涉及違反其他法規時,都發局應依下列規定辦理:
   (一)違反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違建,副知主管機關依區域計畫法或
         都市計畫法等規定辦理。
   (二)河川區域內之違建,副知主管機關依水利法等規定辦理。
   (三)供民宿、旅館使用建築物涉及違建,副知主管機關依發展觀光
         條例等規定辦理。
   (四)山坡地違建(含工作物),副知主管機關依水土保持法等規定
         辦理。
   (五)市區道路範圍內之擅自建築,轉知主管機關依市區道路條例等
         規定辦理,得不由各區公所查報。
    公有土地遭違建占用時,土地管理機關應依法排除占用。經土地管理
    機關認有拆除必要時,由其主政專簽核准後,邀集相關單位及都發局
    配合執行拆除。
四、既存違建列入分類分期程序處理者,應拍照列管。
    前項既存違建,有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第十一條之一第二項第一款至第
    三款規定情形者,仍應查報。
    第一項既存違建,經列入本府專案處理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有危害
    公共安全、山坡地水土保持、妨礙公共交通、公共衛生、市容觀瞻、
    古蹟保存維護等情形,依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第十一條之一第二項第四
    款規定查報。
    前項危害公共安全、山坡地水土保持、妨礙公共交通、公共衛生、市
    容觀瞻之認定原則如下:
   (一)危害公共安全,指有下列各目情形之一者:
         1.供不特定對象使用,具高危險性及出入人員眾多之場所。
         2.前目以外供公眾使用建築物,經查認阻礙或占用建築物逃生
           避難通道。
         3.有傾頹、朽壞或有危害結構安全之虞,經鑑定危害公共安全
           。
         4.經臺中市政府消防局認定妨礙消防安全。
         5.屋頂既存違建裝修隔出三個以上之使用單元或加蓋第二層以
           上之違建。
   (二)水土保持法公布施行前位於山坡地範圍內,經山坡地主管機關
         認定危害水土保持者。
   (三)占用道路、人行道、騎樓或經臺中市政府交通局、臺中市政府
         警察局、臺中市政府消防局或臺中市政府建設局等主管機關認
         定妨礙公共交通者。
   (四)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危害居住環境衛生或妨礙公共衛生者
         。
   (五)經都發局會同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及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會勘
         認定衝擊週邊居住環境或妨礙市容觀瞻者。
五、既存違建修繕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,應拍照列管:
   (一)依原規模無增加高度或面積之修繕行為。但以一次為限。
   (二)既存圍牆修繕為鐵捲門型式,應以一處為限,其開門或做鐵捲
         門處得提高。但從地面至頂緣之高度不得超過二點八公尺。
六、新違建應查報。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,得拍照列管:
    (一)合法建築物外牆以非永久性建材搭蓋之雨遮,其淨深一樓未超
          過一百公分、二樓以上未超過六十公分或位於防火間隔(巷)
          未超過六十公分,且不超過各樓層之高度。尺寸以建築物外緣
          突出之水平距離計算。
    (二)以竹、木或輕鋼架搭建之無壁體花架,其頂蓋透空率達三分之
          二以上、面積三十平方公尺以下、高度符合下列各目規定,且
          未占用巷道、法定停車空間、防火間隔(巷)或避難平臺:
          1.設置於屋頂平臺,其高度二點五公尺以下。
          2.設置於露臺或法定空地,其高度二點五公尺以下或低於該層
            樓高度。
    (三)領有使用執照之合法建築物,其四周原無壁體(不含開放空間
          ),已計入建築面積之空間,加設門窗或外牆。
    (四)陽台欄杆及女兒牆等修建,其高度一點五公尺以下。
    (五)設置於建築空地或法定空地上之欄柵式圍籬,其高度二公尺以
          下、牆基六十公分以下、透空率百分之七十以上,且未占用法
          定停車空間。
    (六)公寓大廈外牆外緣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設置以非永久性建
          材搭建之雨遮,其淨高超過四點六公尺且淨深未超過一百五十
          公分或位於三樓以上淨深未超過六十公分;其區分所有權人會
          議決議,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之計算方式為之
          。但公寓大廈規約另有規定者,從其規定。 
    (七)設置於建築物共同梯廳至建築線間之無壁體透明棚架,其高度
          三公尺以下或低於一樓樓層高度、寬度二公尺以下,且未占用
          騎樓、防火間隔(巷)。
    (八)建築物露台或一樓法定空地(不含開放空間、防火間隔(巷)
          )搭建透明棚架,其簷高在三公尺以下,面積合計三十平方公
          尺以下且無壁體。
    (九)設置於法定空地之守望相助崗亭,其面積四平方公尺以下、高
          度二點五公尺以下,未定著於土地,且未占用無遮簷人行道、
          騎樓、法定停車空間或防火間隔(巷),而未影響公眾通行。
     前項拍照列管之新違建,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仍應查報:
    (一)經本府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妨礙消防安全、公共通行或古
          蹟保存維護。
    (二)經主管機關通報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經裁罰,或管理委員會
          、管理負責人擅自建造經限期改善,仍不改善,致影響社區安
          全或通行。
七、老舊房屋得於原規模及原範圍內以非永久性建材修繕。其修繕行為屬
    下列情形之一者,應拍照列管:
    (一)因工程施作誤差、路面地形變更、配合相鄰市容之一致性,其
          修繕面積誤差三平方公尺以內、簷高三公尺以下或脊高三點五
          公尺以下。
    (二)因配合本府公共工程、衛生下水道接管工程或其他市政推動工
          程,自行拆除後賸餘部分有結構安全之虞致必須拆除修復,並
          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出具證明文件。
    (三)人字型屋頂拆除原有閣樓改為平型屋頂,修繕後之屋頂高度未
          超過三公尺或原屋簷高度。
    (四)原未設樓梯通往屋頂平臺,增設新樓梯間(屋頂突出物),其
          面積未超過十平方公尺,高度未超過二點五公尺,且不作為居
          室使用。
八、違建查報認定後,經開業建築師檢討符合建築法、都市計畫法等相關
    法令規定者,得依臺中市建築物補辦建築執照辦法補辦建築執照。
九、違建除符合拍照列管者外,都發局應查明違建人資料後,填具違章建
    築認定通知書,依法完成送達程序後依序排程執行拆除。
十、違建建築完成時間之判斷,得依下列資料之一認定:
(一)載明建築物建築完成日期之建物謄本。
(二)房屋稅籍證明。
(三)繳納自來水費或電費收據。
(四)都發局原始航空照片影像檔。
(五)門牌編釘證明。
(六)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航空攝影照片。
(七)其他足資證明違建確實搭蓋時間之文件。
資料來源:臺中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