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歷史法規

法規名稱: 臺中市高級中等學校課業輔導及學藝活動實施要點
民國 109 年 11 月 24 日
圖表附件:
法規內容:

一、目的:臺中市政府教育局(以下簡稱本局)為加強臺中市政府(以下
    簡稱本府)主管之高級中等學校(以下簡稱學校)在校學生課業輔導及
    協助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,推廣學藝活動以減少學習挫折,提昇
    學習興趣,增進學習效果,規範學校辦理高級中等教育法第六十一條
    第三項課業輔導事項,特訂定本要點。


二、本要點名詞,定義如下:
    (一) 課業輔導:係針對學生課業復習及相關補充課程,以現有完備
         課程內容實施。
    (二) 學藝活動:係針對學生充實其生活多元知能之活動。(含藝術文
         化、國際教育、鄉土教育、科學探索、體育休閒、童軍團康、
         校外參訪、技能輔導及其他教育學習活動等)。


三、實施對象:本府主管之學校在校學生。

四、辦理原則:
   (一)辦理課業輔導及學藝活動 (以下簡稱課後活動)應訂定課後活動
         實施計畫,於學校網站首頁公告,並運用多元管道,向學生及
         家長說明;其計畫內容,應包括課後活動實施內容、上課期程
         、時間安排及收費規定。
   (二)學校公告實施計畫後,應檢附課後活動實施計畫及家長同意書
         ,通知學生家長,徵詢學生參加之意願;經家長同意後,學校
         始得收取課後活動費。
   (三)辦理學生課業輔導,包括課業複習及相關補充課程,不得提前
         講授各該科目教學進度表所訂之課程內容。惟可單獨辦理學藝
         活動,其內容必須與學生平時所習各科課程有關,且應富有生
         活教育意義。
   (四)學校於期中舉辦之課業輔導應就課程綱要所訂每週三十五節課
         程外,安排於每日科目課程、團體活動時間及彈性學習時間之
         後;每週不得超過五天,每天最遲不得超過下午五時三十分。
         寒暑假期間舉辦課後活動,寒假不得超過四十節,暑假不得超
         過一百二十節。
   (五)課業輔導不得於國定假日及例假日實施;學藝活動實施時間以
         假日、寒暑假期間為原則。
   (六)學生參加課業輔導以每班不超過四十五人為原則。
   (七)學校舉辦課後活動應注意學生之安全,並依學校之常規管理,
         辦理之班級,每班應置專責教師一人,以加強學生生活輔導。
   (八)學校得為需要課業輔導、學科補救教學、學科重補修之學生辦
         理課後活動。


五、收退費及用途:
   (一)收費標準以彈性計費、實收實付、取之於學生用之於學生為原
         則,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每生每節收費標準訂為新臺幣十六元至
         二十二元。
   (二)學生家境清寒,學校得酌情予以半費或全額減免收費。
   (三)辦理課後活動所收費用,應優先支付教師鐘點費,餘額得作教
         學活動業務費,得支用於支援教學活動之業務費、教材印製或
         購買費、材料費、學生獎勵及行政管理及人員加班費之支出。
         支用原則為:以總額至少百分之八十作為教師課後活動鐘點費
         ,低於百分之八十者,剩餘款應發還學生。學校不得以其他名
         目,向學生收取費用。
   (四)課後活動教師鐘點費,得依學校行政及經費使用情形,於新臺
         幣四百元至五百五十元額度內核實支給。
   (五)學生參加課後活動,因故無法參加其課程者,各校應依下列規
         定退還學生所繳費用:
         1.開課前申請退費者,全數退還。
         2.開課後未逾學期三分之一申請退費者,退還三分之二。
         3.開課後逾學期三分之一,未逾學期三分之二申請退費者,
           退還三分之一。
         4.開課後逾學期三分之二申請退費者,不予退費。


六、學校實施課後活動,應依本府主管之高級中等學校課業輔導及學藝活
    動實施正常化檢核表(如附件),適時進行自我檢核,並於各該檢核項
    目發生後二週內,公告於學校網站首頁。


七、本局得不定期至學校查核課後活動辦理情形;學校違反本要點或其他
    法令規定,經本局通知限期改善,屆期未改善者,公立學校,依法規
    議處相關人員,私立學校,依私立學校法及其相關法令規定辦理。


八、各校應依照本要點自行訂定實施計畫,經校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辦
    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