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	一、臺中市政府文化局(以下簡稱文化局)為推動及輔導臺中市(以下簡稱 
    本市)文史工作室從事文史踏查研究工作,並對本市文史工作補助之 
    對象、條件、標準、經費使用限制及執行成果考核方式有明確規範 
    ,以達公平、公正、公開之目的,特訂定本要點。  | 
	
	
		 | 
		二、本要點所稱文史工作室,指設址於本市從事歷史、文學、文化、文化 
    資產或社區文史等,並以非營利為目的之工作室。  | 
	
	
		 | 
		三、本要點所稱文史工作,係指本市地方文史資料蒐集、調查、踏查、 
    記錄、研究、活動、發表及出版等相關事宜。  | 
	
	
		 | 
		四、文史工作室成員人數含負責人至少三人;置會計、行政人員各一人; 
    成員均須為成年者且具中華民國國籍。 
   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不得為文史工作室負責人: 
    (一)受破產宣告尚未復權。 
    (二)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。 
    (三)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。  | 
	
	
		 | 
		五、文史工作室負責人應檢附下列資料向文化局申請立案登記: 
    (一)立案登記申請書。 
    (二)立案登記資料表。 
    (三)文史工作室負責人身分證明文件。 
    (四)文史工作室成員名冊。 
    (五)文史工作室成立計畫書。 
    (六)文史工作室地址證明文件:文史工作室所在地之不動產為負責 
          人所有者,應檢附不動產所有權狀影本或最近一期房屋稅單影 
          本;非屬負責人所有者,應檢具尚餘有效租期六個月以上之房 
          屋租賃契約書影本及房屋所有權人之房屋使用同意書。 
   前項書面資料經文化局審核合格者,發給文史工作室登記證明(以下 
     簡稱登記證)。惟資料不符規定者,得駁回其申請;資料欠缺者,通 
     知限期補正,屆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全者,駁回其申請。  | 
	
	
		 | 
		六、文史工作室登記事項變更者,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,檢 
    具申請書及有關資料,向文化局辦理變更登記;登記證遺失,應 
    向文化局申請補發,但不得重複申請立案登記。  | 
	
	
		 | 
		七、文化局得派員檢查文史工作室之業務,立案登記之文史工作室有下列 
    情形之一者,文化局得通知限期改善: 
    (一)經營方向與設立目的不符。 
    (二)規避、妨礙或拒絕查核。 
    (三)違反有關法令、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。 
    (四)登記證轉讓、出租或出借於他人。  | 
	
	
		 | 
		八、文化局核發之登記證,有效期限為三年。 
    文史工作室得於有效期限屆滿日前一個月,檢具登記證影本及推 
    動文史工作成果報告,向文化局申請展延,每次展延之有效期限 
    不得超過三年。  | 
	
	
		 | 
		九、文史工作補助案每年以辦理一次為原則,由文化局對外公告接受 
    申請,經核定之補助案,由文化局酌予補助經費。 
    補助經費用途以文化局審查核定之計畫內容所需經常性經費支出 
    為主,不得採購固定資產及設備等資本門支出。  | 
	
	
		 | 
		十、補助對象為辦理文史相關活動之團體及個人: 
    (一)團體:經向本市相關主管機關立案之文史工作室、文化社團、 
          協(學)會、基金會、藝文團體及文化事業機構等,並取得財稅 
          機關編配扣繳單位統一編號者。 
    (二)個人:中華民國國民。  | 
	
	
		 | 
		十一、補助額度: 
     (一)補助額度由審查委員會審酌,每一年度以不超過新臺幣二萬元 
           為原則,惟申請者為團體且屬公益性質之教育、文化、社會福 
           利者,不受新臺幣二萬元之限制。 
     (二)配合文化局活動或符合本市重要政策,且具特殊意義者,文化 
           局得專案受理及補助;惟補助案件之總金額以不逾該年度補助 
           預算總金額的百分之二十為原則。  | 
	
	
		 | 
		十二、補助申請時間: 
     (一)每年十二月一日至隔年一月十日止。 
     (二)收件期間如有變動,文化局將另行公告。 
     (三)收件截止日以郵戳為憑,如遇例假日得順延至次一上班日。  | 
	
	
		 | 
		十三、申請文史工作補助者應備齊下列文件,親送或掛號郵寄文化局(臺 
      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九十九號惠中樓八樓文化研究科收),信 
      封上並應註明「申請文化局文史工作補助案」,所有申請資料,不 
      論是否給予補助,均不予退件: 
     (一)補助申請書表一式七份,若同一案件向二個以上機關提出申請 
           補助,應列明全部經費內容,及向各機關申請補助之項目及金 
           額,送各機關審核。 
     (二)工作計畫書一式七份(須含計畫名稱、計畫緣起、計畫內容、 
           執行期程、預期效益及經費概算表等)。 
     (三)主管機關核准之立案證明文件影本一份,申請者為個人應檢附 
           身分證影本。 
     (四)申請者對本市進行地方文史研究調查等資歷證明文件,或最近 
           一年內辦理文史相關活動資料影本,無則免提。 
     (五)同一申請者於每次開放申請期間以提出一件申請案為限,且每 
           年以獲得一次補助為限。  | 
	
	
		 | 
		十四、申請補助審查程序: 
     (一)初審:由文化局審核,對於未依規定備齊申請資料或逾期申請 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者,不予受理。惟申請者所檢送資料短缺者,文化局得 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以書面、電郵或電話通知其於五日內補件,逾期未補正 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者不予受理。 
     (二)複審:由文化局遴聘相關專家學者及內派人員五至七人組成審 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查委員會,就申請者所送申請文件召開委員會議審查。 
     (三)各申請案之審查結果,文化局以書面通知申請者,並於機關網 
           站公告補助名單。如獲補助者應依核定補助之經費額度、審查 
           意見及相關規定,進行計畫內容與經算編列之修正及調整。 
     (四)文化局將依規登載各獲補助案件資訊於民間團體補(捐)助系 
           統,並透過該系統查詢補助案件有無重複或超出所需經費等情 
           形,作為辦理核定、撥款及核銷作業之參據。  | 
	
	
		 | 
		十五、申請補助審查標準: 
     (一)申請者資格審查。 
     (二)計畫內容對地方文史工作之效益。 
     (三)申請者過去從事地方文史工作之績效與品質。 
     (四)計畫預算編列之合理性。  | 
	
	
		 | 
		十六、經費核銷注意事項: 
     (一)申請者於獲准補助後,應於當年度執行完畢,並於計畫執行完 
           畢後三十日內,備齊下列文件送文化局辦理核撥補助款: 
           1.領據。 
           2.收支清單。 
           3.原始支出憑證正本。 
           4.自行扣繳勞務所得切結書。 
           5.未重複接受補助切結書。 
           6.成果報告書紙本一式三份及光碟存錄之電子檔(含相關照片 
             jpg.檔)一份。 
           7.受補助案出版或發行之圖書、連續性出版品、電子出版品及 
             其他非書冊資料等,須於核銷時繳交一式五份(含PDF電子檔 
             光碟一份)。 
     (二)經費結報時,由文化局一次撥補,所檢附之原始支出憑證(係 
           為證明支付事實所取得之收據、統一發票或相關書據)應依政 
           府支出憑證處理要點規定辦理,並應詳列支出用途及全部實支 
           經費總額。同一案件由二個以上機關補助者,應列明各機關實 
           際補助金額。最遲須於文化局核定補助年度之十二月十日前完 
           成經費請撥,逾期視同棄權,文化局不予核發補助費。 
     (三)經核定之補助案件,應依計畫時間確實執行,如因不可抗力之 
           原因變更計畫內容、活動名稱、時間或地點者,應即函報各機 
           關核准後始可辦理。如因故無法履行計畫,應即敘明理由函報 
           各機關核備,如有隱匿不實、造假情事或違反者,撤銷該補助 
           案件,除收回已撥付款項外,一年至五年內不得提出申請經費 
           補助。 
     (四)支出經費中如涉及採購事項,應依政府採購法等相關規定辦理 
           。 
     (五)受補助款項,應專款專用。補助款倘涉及個人所得者,受補助 
           單位依規扣繳所得稅。 
     (六)留存受補助者之原始憑證,應依會計法規定妥善保存與銷毀, 
           已屆保存年限之銷毀,應函報文化局轉請審計機關同意。如遇 
           有提前銷毀,或有毀損、滅失等情事時,應敘明原因及處理情 
           形,函報文化局轉請審計機關同意。如經發現未確實辦理者, 
           得依情節輕重對該補助案件或受補助者酌減嗣後補助款或停止 
           補助一至五年。 
     (七)受補助經費於補助案件結案時尚有結餘款,應按補助比例繳回 
           ,計畫因故無法繼續執行時,除應以書面說明原因外,已請領 
           之款項未執行部分應予繳回。 
     (八)受補助經費產生之利息或其他衍生收入應一併繳回文化局。 
     (九)受補助者申請支付款項時,應本誠信原則對所提出支出憑證之 
           支付事實及真實性負責,如有不實,應負法律等相關責任。  | 
	
	
		 | 
		十七、督導及考核: 
     (一)受補助者於計畫執行期間,文化局得隨時派員前往瞭解實際進 
           行狀況,俾供適時之協助、改進之參考。 
     (二)受補助者如未按規定繳交成果資料、成果資料品質不佳、延遲 
           核銷經費、未依補助用途支用、虛報、浮報等情事,除應繳回 
           該部分之補助經費外,列為日後審核之評核依據。 
     (三)受補助者執行成果報告及其他相關資料,文化局得於其下次申 
           請補助時,提供評審委員審查參考。  | 
	
	
		 | 
		十八、受補助案件於相關活動、宣傳及出版品,應將文化局列為指導機關。 
      其計畫所得之成果資料,著作權歸屬受補助者,文化局為市政或文 
      史推廣之需要,得為各種方式享有非專屬、永久無償利用之權利。 
      受補助者若有與其員工或其他有關第三人約定,應確保文化局上述 
      權利無缺。  | 
	
	
		 | 
		十九、本要點所需書表格式,由文化局另定之。  | 
	
	
		 | 
		二十、本要點所需經費,由文化局編列預算,補助之總經費以年 
      度預算為限。  | 
	
	
		 | 
		二十一、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,依臺中市政府各機關對民間團體 
        及個人補(捐)助經費處理原則辦理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