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
臺中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

列印時間:114.04.20 01:01

法規內容

法規名稱: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藝文及民俗節慶活動補助要點
公發布日: 民國 105 年 11 月 24 日
修正日期: 民國 114 年 04 月 14 日
發文字號: 中市文源字第1140007417號 函
法規體系: 臺中市法規/文化類/行政規則
全文檔案:
圖表附件:
法規功能按鈕區
一、臺中市政府文化局(以下簡稱本局)為推動臺中市(以下簡稱本市 
    )文化藝術及民俗節慶多元發展,鼓勵藝文團體、文化社團、協( 
    學)會與文化公益事業機構舉辦藝文及民俗節慶活動,提升藝術水 
    準、文化素養及生活品質,特訂定本要點。 
二、申請時間:每年五月(計畫執行:當年七月至十二月)及十二月( 
    計畫執行:隔年一月至六月)開放提案申請為原則,如有變動,本 
    局將另行公告。 
三、補助範圍:本市優質之藝文及民俗節慶活動,其活動主題明確,有 
    助提升本市藝文水準者;具有推廣、保存價值或其活動可提升本市 
    藝文水準者,惟民俗祭儀材料及設備、才藝類課程與娛樂性團體活 
    動等,非本要點補助範圍。
四、補助對象:設籍於本市並經向政府主管機關立案之藝文團體、文化
    社團、協(學)會及基金會等之非營利公益團體。 
五、補助額度: 
    (一)藝文及民俗節慶活動補助金額對於同一補助對象之補(捐) 
          助金額,每一年度不得超過新臺幣二萬五千元,惟申請補助 
          之計畫具公益性質之教育、文化、社會福利團體,不受新臺 
          幣二萬五千元之限制。 
    (二)配合本局活動或符合本市重要政策,有助提升本市文化素養 
          具指標意義,或活動性質具特殊意義之申請案件,本局得專 
          案核准逕予補助,惟補助案件之總金額以不逾該年度補助預 
          算總金額百分之二十為原則。 
    (三)經審查會議核定通過之計畫,同一經費項目不得重複接受臺
          中市政府(以下簡稱本府)其他補助。 
六、經費用途:依本局審查核定之計畫內容所需經常性經費支出為主,
    不得採購固定資產及設備等資本門支出。
七、申請方式: 
    (一)應備文件: 
          1.補助申請書表及計畫書一式六份。 
          2.主管機關立案之證書影本。 
          3.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十四條第二項公職人員及關係
            人身分關係揭露切結書或揭露表。 
          4.未重複接受補助切結書。 
          5.團體存摺影本。 
    (二)各項申請文件應於公告受理期限內送達或郵寄本局,信封上
          加註「申請藝文及民俗節慶活動補助」,收件截止日以郵戳 
          為憑。 
    (三)本局收受之所有申請資料,不論是否核定通過,均不予退件
          。 
八、審查方式: 
    (一)由本局邀請相關公部門人士或專家學者三人以上組成審查小 
          組召開審查會議,必要時得進行現勘,並請申請單位派員協 
          助相關工作事宜。 
    (二)評審標準為計畫之完備性、可行性及經費編列之合理性等項
          目進行綜合考評,以有自籌款之單位優先補助。 
    (三)審查結果經本局核准後,以書面通知。 
九、計畫修正: 
    (一)經本局核定之計畫,因故需變更計畫內容、活動名稱、時間 
          或地點等,應於活動前敘明理由,並函送修正計畫書報本局 
          核備後始可辦理,倘未函報者,本局得扣除該變更項目費用 
          或撤銷該補助案件。 
    (二)計畫因故無法繼續執行時,應即以書面敘明原因函報本局核
          備。 
十、請款方式: 
    (一)應備文件: 
          1.領款收據。 
          2.經費收支分攤表。
          3.各項證明單據或文件。 
          4.自行辦理所得扣繳切結書。 
          5.未重複接受補助切結書。 
          6.成果報告書(一式二份,照片電子檔以電子郵件傳送本局 
            )。 
    (二)受補助單位應於活動辦理結束後三週內提報,至遲須於當年 
          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完成,逾期不予受理,且將列入下次補助 
          審查依據。 
    (三)經費結報時,所檢附之各項證明單據或文件(係為證明支付 
          事實所取得之收據、統一發票或相關書據等)應詳列支出用 
          途、全部實支經費總額及實際補助金額;同一案件由二個以 
          上機關補(捐)助者,應列明各機關實際補(捐)助金額。 
    (四)受補助款項,應專款專用,倘本補助款涉及個人所得者,受
          補助團體應依規扣繳所得稅。 
    (五)受補助經費中如涉及採購事項,應依政府採購法等相關規定
          辦理。 
    (六)受補助案之實際支出總金額低於提案或修正計畫書總預算金
          額,本局應按補(捐)助比例撥付款項。 
    (七)受補助之單位申請支付款項時,應本誠信原則對所提出資料 
          內容之支付事實及真實性負責,如有不實,應負相關責任。 
    (八)受補助經費產生之利息或其他衍生收入應一併繳回本局。
十一、督導及考核: 
      (一)為瞭解補助經費運用情形及活動效益,活動期間,本局得
            派員前往實地訪視。 
      (二)本局得就活動之執行進行考評,如未按規定繳交成果資料 
            、核定後撤案、成果資料品質不佳、延遲核銷經費、未依 
            補助用途支用、或虛報、浮報等情事,除應繳回該部分之 
            補助經費外,列為日後審核之依據。 
      (三)倘經評估成效不佳或有隱匿不實、造假情事者,本局得撤 
            銷該核定結果,並追回已撥付款項,且一年至二年內不予
            補助。 
      (四)本局得適當選定績效衡量指標,作為辦理補(捐)助案件
            成果考核及效益評估之參據。 
十二、注意事項: 
      (一)受補助單位執行內容應擔保絕無侵害任何第三人之智慧財 
            產權或其他權利,如經發現有侵害他人權利者,本局得撤 
            銷該申請補助案件。 
      (二)受補助單位於相關活動之宣傳及出版品,應將本局列為指 
            導單位。其計畫之執行成果資料,著作權屬受補助者。但 
            本局對於受補助者提供之圖片、專輯、文宣或影像等,為 
            市政或文化推廣之需要,有使用重製權利,並得置放於本 
            局官網供民眾瀏覽。 
      (三)活動應採取適當安全維護措施,倘為大型群聚活動,應投
            保公共意外責任險。 
      (四)受補助單位應本行政中立原則,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
            宣傳或活動。 
      (五)活動應注意食品衛生安全,並優先採用國產食品或具安全
            標章之農產品。 
十三、本要點所需經費,由本局編列預算,補助之總經費以年度預算為
      限。
十四、本要點所需書表格式由本局另定之。
十五、本要點如有未盡事宜,依臺中市政府各機關對民間團體及個人補
      (捐)助經費處理原則規定辦理。
資料來源:臺中市政府主管法規共用系統